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委外宣辦、上海16個區黨委宣傳部和新民晚報社于2023年年初聯合出品了《老外講故事·另眼觀盛會》百集融媒體產品,目前正在陸續播出。
《老外講故事·另眼觀盛會》邀請了100多位來自全球六大洲40余個國家的在滬外籍人士,用他們的親身感受和親歷故事,講述對中共二十大的思考和感悟,這一系列報道推出后令人眼前一亮。
以外國人視角講述
實際上這已經是繼《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老外講故事·海外員工看中國》之后,上海推出的“老外講故事”第三季了。
2021年,為了迎接黨的百年華誕,在上海市委宣傳部的指導和市委網信辦的支持下,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與新民晚報社聯合制作推出了《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百集融媒體產品,這是上海首次大規模發動在滬外國人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老外講故事”第一季,邀請了全球五大洲30多個國家的百位在滬外國人,其中不少人為全球知名企業在華負責人、學者、藝術家等,以外國人的視角講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融媒體產品推出后,全網推送、全球傳播,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該融媒體產品包括中英文字幕視頻各100集、100篇文字報道以及100張人物海報,并推出36集精選多語種版,涉及法、德、日、西、俄、阿語6個語種。
讓外國人來講述中國共產黨的故事,這一獨特視角在國際輿論場引發了共振。據不完全統計,《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百集融媒體產品境內總點擊量15億次、境外社交媒體平臺總點擊量近1億次,成為一個現象級產品?!栋倌甏簏h·老外講故事》也由此入選國務院新聞辦主辦的第七屆全國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全國優秀國際傳播案例,并入選中國記協“慶祝建黨百年融創報道十大精品案例”。
這次嘗試,也是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新聞辦、新民晚報社等相關單位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地方優勢,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主動實踐,以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作為新一輪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與方向,為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及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作出應有貢獻。
100位海外員工看中國
為進一步用好在滬外國友人資源,上海于2021年6月28日成立了“老外講故事俱樂部”,上海市委外宣辦聯合新民晚報社等單位,積極探索機制化運作,通過不定期舉辦對話會、沙龍、參觀等線下活動,凝聚更多外國友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北京2022年冬奧會、2022年全國兩會等重要賽事、會議期間,“老外講故事俱樂部”都有相關系列的優秀產品推出。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轉,“老外講故事”逐漸成為上海國際傳播的一個知名IP。
2022年,為了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上海市委宣傳部、市委外宣辦、市國資委、市經濟信息化委、新民晚報社又聯合出品《老外講故事·海外員工看中國》百集融媒體產品,這是“老外講故事”第二季。100位來自全球六大洲40余個國家的外籍人士,以外國人的視角講述自己在海外中國企業的切身感受與所思所想。這些真實感人的故事在講述中國式現代化如何惠及世界的同時,也讓國際社會更加了解中國,尤其是更加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
最終,據不完全統計,這一系列在海內外總瀏覽量達10.1億次,互動138.6萬次。在國際傳播方面,僅通過北美在線視頻播放平臺ODC、新媒體平臺iTalkBB、法國華人衛視等海外電視信號落地,海外覆蓋受眾已近2億。在外宣媒體、海外社交媒體等平臺,總瀏覽量達8200萬次,互動近8萬次。
第三季視角更加多元
有了前兩次的成功經驗,上海又策劃推出了“老外講故事”第三季——《老外講故事·另眼觀盛會》。
中共二十大勝利閉幕之后,向世界宣講好二十大的重要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氛圍,是新聞媒體題中應有之義。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也是國際社會觀察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以上海為視角透視中國、展望未來,既充滿說服力,也兼具預見性。
相比前兩季,第三季中講故事的外國人群體更大、覆蓋面更廣、年齡層次更豐富,視角也更加多元。他們中有20歲出頭的高校留學生、有年近七旬的國際學校掌門人、有致力于低碳環保的外企員工、有推動開放共享的跨國企業老板、有雕塑家、有音樂家、有律師、有醫生、有農民……他們都在上海工作、生活、學習、成長,但不同的國籍、身份、年齡讓他們關注的重點不盡相同。雖然視角不同,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他們都在關心中共二十大究竟會給自己、給世界帶來怎樣的改變。他們面對鏡頭娓娓道來,給出了自己的思考與答案。
《老外講故事·另眼觀盛會》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在上海市委宣傳部、市委外宣辦的指導下,擔任主要制作任務的單位變成了上海市的16個區級融媒體中心,新民晚報社則轉變為技術指導與推廣單位,這樣做既發揮了專業新聞機構的優勢,又錘煉了區級融媒體中心的國際傳播能力,有利于今后進一步整合優勢資源做好國際傳播這篇大文章。
上海在“老外講故事”系列上的實踐表明,國際傳播的最高境界不是中國人說自己好,而是外國人尤其是在外國人中有影響力的人主動說中國好。
當前,國際傳播格局仍呈明顯的“西強東弱”,新聞媒體無疑是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在國際輿論場傳播好中國聲音、爭奪國際話語權的主力軍。
上海以“老外講故事”為抓手,借助“外嘴”“外腦”講述好中國故事,打開了國際傳播的新格局。(楊江,新民晚報社時政中心主編、《新民周刊》副主編)